足迹
逃离四合院:年代弄潮儿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16 美色没有考编重要求追读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c0,更新快,无弹窗!
    广德楼坐落在中华第一街——前门大栅栏西口。
    它大约兴建于清嘉庆元年,是都现存最古老的戏园之一。
    几乎是和法国的巴黎歌剧院、意大利的斯卡拉剧院、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剧院同时建成的艺术场馆。
    建国后,“广德楼”由戏园子改成了专演曲艺的“都曲艺厅”。比如著名曲艺家如侯宝林、郭启儒等,都会在这边登台亮相,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夫人,亲笔为“都曲艺厅”题写了巨幅匾额。
    所以,告别了曹老师之后,王援朝又奢侈的叫了个三轮,花了3毛巨资,直奔前门大街。
    好歹得亲身体验感受一把,这年头的相声,是什么样,什么尺度,是吧?
    尺度把握不好,就是最致命的问题。
    他对这个年代,除了特定的畏惧感,是没有那种人多恐惧症的。前世做家装设计师时,家装讲座也好,方案推销也好,脸皮子和口才都练出来了。
    只是最后国际大环境,不提也罢。
    当然,最大的底气,还是手机里听书软件的不少相声脱口秀段子。
    这玩意,和音乐,都不像视频那样占空间,他下载的多的很。
    唯一要命的,是这玩意耗电……轻易不敢用。
    王援朝提前买了票,最前排的,结果票价才1毛5,当然,演出下午才有。
    他又准备去新华书店,买点曲艺类书籍充充电。
    路过陈老板家的绸布店,一眼就瞄到了店里的陈老板,正跟几位女性顾客打招呼,邀请大家上楼。
    她穿了一件乳白色暗花纹,加上精致褐色包边的旗袍,同样搭配了白色珍珠耳坠。
    黛眉红唇,衬托如玉肌肤。
    长裙直抵小腿,小腿泛起一阵光晕,这大夏天的,丝袜就穿上了?
    或许是目光真的带有温度,陈雪茹抬头看了一眼大门外,两人目光交错,又匆匆撤开。
    等陈雪茹再次回时,门外已经恢复了人来人往。
    俗话说得好:
    鼓楼的鼓、天桥的桥、大栅栏的栅栏、还有故宫的门。
    新华书店大栅栏店,就位于都中轴线上。
    手里有钱,心中不慌。
    王援朝花了12块9毛6,买了好几本曲艺、音乐方面的书,主要是相声表演和当下各类歌曲的,然后居然有看到钢琴曲,本着宁可错过不放过的原则,他也拿下了。
    用书店营业员的话说,这年头,买这类书的人可少了,大家都是抄抄相传。
    然后,王援朝又买了套64开(92126)红宝书,是8月1日新出的第二版,共收语录427条,分为33个专题,88万字。比去年初的第一版,366条,还要多出16的内容。
    扉页有某手书版题词:“读领袖的书听领袖的话照领袖的指示办事做领袖的好战士”。
    这可是未来十多年的通信证,不精通说不过去。
    然后王援朝就窝在书店角落看起书来,中午就准备在外面随便弄碗面垫垫肚子了。
    正研究的投入,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道:
    “同志,我观察您好久了。
    如果人人都像您这样只看不买,我们书店就得喝西北风了。”
    话音一落,周边人的眼光就齐刷刷地聚集了过来,饶是王援朝心理素质高,差点就觉得脸红了。
    念在说话的是位年轻俊俏的女同志,王援朝也不打算借题挥了,从包里掏出票,道:
    “囔,刚买的。
    对不起啊同志,对知识的渴望让我如此的迫不及待,都来不及赶回家,就在这看起来了。”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xzzw.org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